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5248-39-5)
- 英文名称:4-Methoxy-N,6-dimethyl-1,3,5-triazin-2-amine
- 价格: ¥5/千克
- 发布日期: 2019-12-04
- 更新日期: 2025-04-26
产品详请
产地 |
湖北
|
品牌 |
国产
|
用途 |
工业大生产
|
英文名称 |
4-Methoxy-N,6-dimethyl-1,3,5-triazin-2-amine
|
包装规格 |
25千克/桶
|
CAS编号 |
5248-39-5
|
别名 |
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2-甲胺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N-甲基三嗪;2-甲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甲氨基均三嗪;2-甲氧基-4-甲氨基-6-甲基均三嗪;2-甲氧基-4-甲基-6-(甲氨基)-1,3,5-三嗪;2-甲胺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N-甲基三嗪
|
纯度 |
99%
|
分子式 |
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
|
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
中文名: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
CAS:5248-39-5
中文别名: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2-甲胺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N-甲基三嗪;2-甲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甲氨基均三嗪;2-甲氧基-4-甲氨基-6-甲基均三嗪;2-甲氧基-4-甲基-6-(甲氨基)-1,3,5-三嗪;2-甲胺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N-甲基三嗪
英文名:4-Methoxy-N,6-dimethyl-1,3,5-triazin-2-amine
性质:熔点;162-166℃(lit.) CAS 数据库 5248-39-5(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1,3,5-Triazin-2- amine, 4-methoxy-N,6-dimethyl-(5248-39-5)
用途:化学性质;本品为白色固体,m.p.155~157℃,溶于乙腈、二甲*苯等溶剂中,难溶于水。用途;2-甲氨基-4-甲氧基-6-甲基-均三嗪是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的中间体。用途;用作农药除草剂中间体用途;农药中间体。生产方法;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反应釜中加入2-氨基-4-甲氧基-6-甲基三嗪和浓盐酸,搅拌加热至40℃,滴加甲醛和甲酸的混合液,加毕,45~55℃保温3h,升温回流4h,然后冷却至80℃,再加入浓盐酸,再加热至反应液内温为120℃,随后降至室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过滤,结晶,水洗,并干燥得到成品。(2)用氯*甲烷与镁条形成氯甲基镁的格氏试剂,在室温下滴加到三聚氯氰的四氢呋喃液中,然后脱去四氢呋喃,加入氯仿,得到一甲基二氯三嗪氯仿溶液,在上述溶液中滴加甲胺水溶液,然后再滴加碳酸钠水溶液,反应2h,分层,有机层脱溶得到2-甲氨基-4-甲基-6-氯三嗪。在上述一氯三嗪中加入甲醇,并滴加甲醇钠甲醇溶液,回流蒸出甲醇,加水得沉淀,过滤,干燥得成品。也可以用溴甲烷代替氯*甲烷反应。(3)以2-氨基-4-甲氧基-6-甲基三嗪为原料,在甲醇中加入甲醇钠,然后加入二甲基*碳酸酯和N,N-二甲基乙酰胺,先反应生成相应的甲氧基甲酰胺,然后再滴加硫酸二甲酯进行氨基甲基化,最*后进行水解得到成品。在上述三种方法中,若用2-氨基-6-甲基-4-甲氧基三嗪为原料,如果反应不完全,在产品中含有上述杂质,与磺酰胺反应将生成甲磺隆,对作物有药害,而用三聚氯氰为原料,虽然工艺复杂一些,但产品纯度高,可保证后续产品苯磺隆的质量。目前生产厂均用三聚氯氰法生产该中间体。
苯磺隆
中文名:苯磺隆
CAS:101200-48-0
中文别名:苯黄隆;基质,基体,矩阵;阔叶净;2-[N-(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N-甲基氨基甲酰胺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苯磺隆;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酸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TRIBENURON(酸)
英文名:Tribenuron methyl
性质:熔点;141°C 密度;1.4143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1.6460 (estimate) 储存条件; 0-6℃ CAS 数据库 101200-48-0(CAS DataBase 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oic acid, 2-[[[[(4-methoxy-6-methyl- 1,3,5-triazin-2-yl)methylamino] carbonyl]amino]sulfonyl]-, methyl ester(101200-48-0)
用途:毒性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兔>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5mg/L(4h)。对眼睛有轻度刺激性,但24h症状消失;对皮肤无刺激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微核试验表明,苯磺隆对体细胞无致突变效应;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表明,苯磺隆对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效应;未发现大鼠致畸。虹鳟鱼LC50>1000mg/L(96h),水蚤LC50720mg/L(48h)。鹌鹑急性经口LD50>2250mg/kg。蜜蜂LD50>0.1mg/只,蚯蚓LC50>1200mg/kg土壤。化学性质;本品为白色固体。m.p.141℃,蒸气压0.036×10-3Pa(25℃)。在pH值4、pH值5、pH值6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8mg/L、50mg/L、280mg/L;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为:丙酮43.8mg/L、乙腈54.2mg/L、四氯化碳3.12mg/L、乙酸乙酯17.5mg/L、己烷0.028mg/L。分配系数(正辛醇/水)0.36(pH=7)。常温贮存稳定,对光稳定,在45℃时水解,pH值8~10稳定,但在pH<7或>12时迅速水解。土壤中半衰期1~7d。用途;磺酰脲类除草剂,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芽梢和根生长。植株的根叶吸收后,14d内死亡。用于禾谷类作??田,有效防除阔叶杂草。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以0.1~0.2g/100m2喷雾,有良好防效(添加表面活性剂可增加防效)。用途;用作小麦田除草剂,能有效防治繁缕、荠菜、麦瓶草、猪殃殃、碎米荠、藜、苋等一年生阔叶杂草用途;属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适用于小麦、大麦、元麦田,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的阔叶杂草用途;该品属磺酰脲类除草剂,用于防除牛繁缕,宝盖草,麦家公,红拟漆姑,大瓜草等禾类作物阔叶杂草。用途;苯磺隆系先择性内吸苗后除草剂。
双氟磺草胺
中文名:双氟磺草胺
CAS:145701-23-1
中文别名:双氟磺草胺;2',6'-二氟-5-乙氧基-8-氟[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苯胺;麦施达;麦喜为;双氟磺草胺(标准品);双氟磺草胺,10ΜG/ΜL于乙腈;N-(2,6-二氟苯基)-8-氟代-5-甲氧基-[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胺;双氟磺草胺溶液,1000PPM
英文名:FLORASULAM
性质:熔点;220-221° (dec) (Van Heertum); also reported as 193.5-230.5° (Thompson) 储存条件; 0-6℃ 酸度系数(pKa) 4.54(at 25℃)
用途:磺酰胺类除草剂双氟磺草胺属磺酰胺类除草剂,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类似,磺酰胺类除草剂也是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它们以ALS为靶标,是涉及丙酮酸和硫胺素焦磷酸(TPP)的混合型抑制剂,对酶的结合部位进行竞争,而对基质或辅因子没有竞争作用。磺酰胺类除草剂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类新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其主要结构形式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现有6个品种,都是旱田除草剂,包括唑嘧磺草胺、甲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对大豆、玉米、小麦、大麦、豌豆、苜蓿、三叶草等安全,对后茬作物无不良影响。甲氧磺草胺苗后用于防治小麦、大麦、黑麦田中大多数主要的阔叶杂草,苗前和苗后使用可防除玉米田中大多数主要的阔叶杂草。氯酯磺草胺主要用于大豆田中苗前和苗后防除阔叶杂草,对苍耳、豚草、三裂叶豚草、甘薯属和苘麻有特效。双氯磺草胺是一种大豆田除草剂。双氟磺草胺主要用于苗后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五氟磺草胺是近期报道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的杂草。目前,磺酰胺类除草剂制剂5.8%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已经在国内获准登记。双氟磺草胺是继磺草唑胺、唑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与双氯磺草胺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第五个三唑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新品种。
实力厂家:
2-甲基-4-甲胺基-6-甲氧基均三嗪 5248-39-5
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 1668-54-8
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 59777-72-9
2,3-二氯丙腈 2601-89-0
2-氨基磺酰甲基苯甲酸甲酯 112941-26-1
2-氨基-4,6-甲氧基-1,3,5-三嗪 16370-63-1
3-磺酰氨基-2-噻吩羧酸甲酯 59337-93-8
1-甲基-5-氨基吡唑-4-羧酸乙酯 23286-70-6
2-氯*甲基苯甲酸甲酯 34040-62-5